新闻中心
News
 0571-8777653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蓝图”主题论坛丨顾浩:数字赋能 探索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浙江路径

 
  发布日期: 2023-12-07 08:38 浏览次数: 45 字体:[    ]

12月4日下午,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举办“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蓝图”主题论坛。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顾浩以《数字赋能  探索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浙江路径》为题分享实践经验。

 

640 (2).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省充分利用数字化发展优势,探索建设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先行省,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通过数字赋能,促使浙江有限的空间资源释放更多产出、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

 

运用数字化思维,厘清空间治理数智逻辑

 

 

 

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推动国土空间数治的总体目标是要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实现对空间资源的“精准分析、整体优化、依法保护、高效利用、科学治理”,在浙江10.55万平方公里陆域、26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有限空间内,做到高质量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高质量地发展。

在核心业务方面,浙江坚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创新相结合,围绕空间规划协同、粮食安全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空间治理内容,构建了“以空间规划为引领、空间保护为优先序、空间利用为重点、空间安全为保障”的协同治理的核心业务逻辑。

在路径方法方面,通过搭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走出一条“空间数字化、数字可视化、协同网络化、治理智能化”的空间整体智治新路径。目前,平台已协同发展改革、经信等45个省级部门,打通自然资源“规批供用补查登”全链条核心业务系统,用户数量突破4.9万,累计调用量达20亿次,为全省340多个应用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最精准的空间服务。

在数字生态方面,系统重塑空间治理制度成果,印发《关于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逐步形成多方共商、共建、共享、共惠的国土空间治理格局。

 

运用数字化理念,提升空间治理数智能力

 

 

 

浙江作为一个资源小省同时也是经济大省,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6.36%的GDP、养育着全国4.5%的人口——国土空间资源更需要精打细算,“像管理财政资金一样管理土地和空间”。

浙江运用数字化理念,不断夯实空间监测基础作用,打造融合多级多尺度、统筹全域全要素、贯穿全周期的空间治理数据底座,逐步实现数据“一动皆动”;突出空间规划引领作用,串联“规划—保护—利用—安全”四大空间治理核心业务,打通国土空间治理的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逐步形成国土空间治理业务一条链。

“空间规划”应用:按照“1+8+X”的规划数据体系,归集上线11个部门约500项省市专项规划,8大类29条重要空间控制底线等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形成全省各类规划协同编制的数字底座。同时,运用数字方式传导总量管控、边界管护、用途管制、计划管理的要求,实现规划共谋、蓝图共绘、底线共护、实施共管、成果共享。通过应用协调了“十四五”期间500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空间布局,减少占用稳定耕地面积约15万亩,自动识别2900个重大项目近28万亩的交叉重叠空间,助力破解重大项目空间落位协调难问题。

“空间保护”应用:坚持底线思维,打造“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生态修复”等场景,以落实国土空间资源保护目标。如“耕地智保”场景,牢守耕地保护红线,通过“人防+技防”闭环管控机制,截至今年10月底,发现疑似问题1.5万多个,认定“非农化”问题1989个,完成整改1875个,整改率达95%左右,查处周期从过去的3至6个月缩短到目前的3天左右,确保耕地违法问题早发现、早认定、早整改。

“空间利用”应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浙地智管”“浙地智用”“不动产智治”等场景。“浙地智管”场景打造要素保障一本帐、空间适配一张图、用地审批一盘棋等功能,服务省里跨部门共谋“百大”攻坚项目;协同了11个部门,减少了13个审批环节,重塑了用地审批流程,极大提高了要素保障力度和审批效率。“浙地智用”场景持续加强土地供应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对全省土地要素配置实时监测,全力提高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空间安全”应用:围绕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与安全保障体系需求,重点构建了“地灾智治”“海灾智防”等场景。建设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创新“隐患点+防范区”双控模式,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4起,避免可能因灾伤亡151人,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达85.4%,显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空间应对能力,增强了省域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运用数字化方法,打造空间治理数智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规划一张蓝图科学引领下,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协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全面提升生态服务能力,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重要路径。自2018年以来,浙江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累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721个,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整合涉农涉地资金768亿元;完成农用地整治171万亩、建设用地整治21万亩、生态修复23万亩;涉及86个县(市、区)、571个乡镇(街道)、4209个行政村,惠及280万户、860万农民。

“土地综合整治”场景作为重要工作平台,在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群众利益三条底线前提下,按照“布局优化、资源盘活、系统修复、品质提升”四大目标,构建3个“1”应用体系,探索“项目谋划—立项审批—实施管理—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全过程管理模式,全面建立起多目标可集成、过程可溯源、底线可管控、责任可追究的“四位一体”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了整治目标不走样、整治流程全透明、整治成效可评价。

现阶段,浙江正处于“多规合一”体制机制巩固提升的破题深化期、以有限资源投入促进发展模式转变的动能转换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质效提升期,空间治理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对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前期实践基础上,浙江将继续探索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主体,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规划实施路径,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浙江路径,找准空间治理方位坐标、扛起自然资源使命担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支撑。


  发布日期: 2023-12-07 08:38 浏览次数: 45 字体:[    ]

12月4日下午,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举办“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蓝图”主题论坛。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顾浩以《数字赋能  探索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浙江路径》为题分享实践经验。

 

640 (2).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省充分利用数字化发展优势,探索建设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先行省,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通过数字赋能,促使浙江有限的空间资源释放更多产出、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

 

运用数字化思维,厘清空间治理数智逻辑

 

 

 

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推动国土空间数治的总体目标是要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实现对空间资源的“精准分析、整体优化、依法保护、高效利用、科学治理”,在浙江10.55万平方公里陆域、26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有限空间内,做到高质量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高质量地发展。

在核心业务方面,浙江坚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创新相结合,围绕空间规划协同、粮食安全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空间治理内容,构建了“以空间规划为引领、空间保护为优先序、空间利用为重点、空间安全为保障”的协同治理的核心业务逻辑。

在路径方法方面,通过搭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走出一条“空间数字化、数字可视化、协同网络化、治理智能化”的空间整体智治新路径。目前,平台已协同发展改革、经信等45个省级部门,打通自然资源“规批供用补查登”全链条核心业务系统,用户数量突破4.9万,累计调用量达20亿次,为全省340多个应用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最精准的空间服务。

在数字生态方面,系统重塑空间治理制度成果,印发《关于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逐步形成多方共商、共建、共享、共惠的国土空间治理格局。

 

运用数字化理念,提升空间治理数智能力

 

 

 

浙江作为一个资源小省同时也是经济大省,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6.36%的GDP、养育着全国4.5%的人口——国土空间资源更需要精打细算,“像管理财政资金一样管理土地和空间”。

浙江运用数字化理念,不断夯实空间监测基础作用,打造融合多级多尺度、统筹全域全要素、贯穿全周期的空间治理数据底座,逐步实现数据“一动皆动”;突出空间规划引领作用,串联“规划—保护—利用—安全”四大空间治理核心业务,打通国土空间治理的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逐步形成国土空间治理业务一条链。

“空间规划”应用:按照“1+8+X”的规划数据体系,归集上线11个部门约500项省市专项规划,8大类29条重要空间控制底线等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形成全省各类规划协同编制的数字底座。同时,运用数字方式传导总量管控、边界管护、用途管制、计划管理的要求,实现规划共谋、蓝图共绘、底线共护、实施共管、成果共享。通过应用协调了“十四五”期间500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空间布局,减少占用稳定耕地面积约15万亩,自动识别2900个重大项目近28万亩的交叉重叠空间,助力破解重大项目空间落位协调难问题。

“空间保护”应用:坚持底线思维,打造“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生态修复”等场景,以落实国土空间资源保护目标。如“耕地智保”场景,牢守耕地保护红线,通过“人防+技防”闭环管控机制,截至今年10月底,发现疑似问题1.5万多个,认定“非农化”问题1989个,完成整改1875个,整改率达95%左右,查处周期从过去的3至6个月缩短到目前的3天左右,确保耕地违法问题早发现、早认定、早整改。

“空间利用”应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浙地智管”“浙地智用”“不动产智治”等场景。“浙地智管”场景打造要素保障一本帐、空间适配一张图、用地审批一盘棋等功能,服务省里跨部门共谋“百大”攻坚项目;协同了11个部门,减少了13个审批环节,重塑了用地审批流程,极大提高了要素保障力度和审批效率。“浙地智用”场景持续加强土地供应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对全省土地要素配置实时监测,全力提高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空间安全”应用:围绕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与安全保障体系需求,重点构建了“地灾智治”“海灾智防”等场景。建设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创新“隐患点+防范区”双控模式,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4起,避免可能因灾伤亡151人,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达85.4%,显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空间应对能力,增强了省域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运用数字化方法,打造空间治理数智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规划一张蓝图科学引领下,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协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全面提升生态服务能力,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重要路径。自2018年以来,浙江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累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721个,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整合涉农涉地资金768亿元;完成农用地整治171万亩、建设用地整治21万亩、生态修复23万亩;涉及86个县(市、区)、571个乡镇(街道)、4209个行政村,惠及280万户、860万农民。

“土地综合整治”场景作为重要工作平台,在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群众利益三条底线前提下,按照“布局优化、资源盘活、系统修复、品质提升”四大目标,构建3个“1”应用体系,探索“项目谋划—立项审批—实施管理—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全过程管理模式,全面建立起多目标可集成、过程可溯源、底线可管控、责任可追究的“四位一体”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了整治目标不走样、整治流程全透明、整治成效可评价。

现阶段,浙江正处于“多规合一”体制机制巩固提升的破题深化期、以有限资源投入促进发展模式转变的动能转换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质效提升期,空间治理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对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前期实践基础上,浙江将继续探索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主体,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规划实施路径,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浙江路径,找准空间治理方位坐标、扛起自然资源使命担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