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0571-8777653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浙”自然荐读丨强化改革驱动和数字赋能 助力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均衡

发布日期: 2023-03-27 08:31 浏览次数: 69 字体:[    ]

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在空间上的体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否合理,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否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协调。

 

一 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

 

(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和重大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指出,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主体功能区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二)我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基本现状及困难挑战

我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呈现“人多地少、山多田少”,陆域多山地丘陵,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以占据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6%的人口,实现了全国6.4%的经济总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锚定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进目标,提出构建“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空间格局的新要求,明确了“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落实‘三区三线’,打造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先行省”的目标任务。对标重大需求,目前还面临不少挑战和矛盾,如空间资源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碎片化、空间设施供给不充分、空间安全韧性不足、空间利用不高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健全等,亟需推进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工作。

 

二 数字赋能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工作路径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是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制定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和资源优化策略,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要素,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促进国土空间功能提升和价值实现。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全过程各方面,对省域国土空间治理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省近年来国土空间领域数字化工作回顾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数字浙江”建设,促进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阶段,明确提出以“多规合一”改革为抓手,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统筹我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提升项目审批落地效能、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在数字化改革阶段,要求持续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迭代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系统重塑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治理,推动浙江用有限的空间资源释放更多的产出、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

(二)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的路径方法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深刻把握数字化改革定义特征和本质属性,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驱动系统性变革的优势,按照“精准分析、整体优化、高效利用、依法保护、科学治理”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数字化思维、数字化理念、数字化认知,运用数字化手段,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持续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迭代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构建统一的空间治理智能数字底座,打造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一体化协同流程,建立空间保护和安全监管体系,强化要素“管用结合”,促进空间要素精准配置,助力科学评价空间利用效益,推动空间治理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

一是建立体系化、全贯通、可量化、闭环式的管理机制。聚焦自然空间山青水秀、人造空间绿色高效、未来空间整体优化的目标,建立覆盖空间治理协同部门责任体系,形成内部贯通、上下连通、部门融通的工作机制;重塑空间结构、布局和效益的关系;重塑空间规划、建设项目与资源要素的关系;重塑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创新“空间账簿+”、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等体制机制,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推动“空间规划”数字化改革。

二是搭建集数据、工具、应用、安全于一体的系统架构。以自然空间、人造空间和未来空间为对象,在“一库一图一箱X场景”基础上,遵循“平台+大脑”“改革+应用”模式,形成空间治理“四横四纵”基本框架,夯实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网络安全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实现空间数字化、数字可视化、协同网络化、治理智能化,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是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空间治理应用体系。聚焦空间规划协同、城市风貌、粮食安全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灾害综合防治、重大产业保障、基础设施实施、公共设施配置等九大空间治理核心业务,率先提出“以‘多规合一’为引领、空间保护为前提、空间利用为重点、空间安全为保障”的空间治理“浙江方案”,打造国土空间整体优化省域样板。

2022年11月,《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印发施行,为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提供运行机制保障。该办法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着力点,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新篇章奠定空间格局、提供空间支撑,助力形成高水平保护、高质量保障、高效率利用、高效能治理的国土空间整体智治新格局。

 

三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实战实效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实现“多规合一”。随着社会发展低碳化与绿色化、生产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国土空间规划也产生了新的要求,需要健全和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运行机制,增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发挥专项规划的专业性,提高详细规划的人本性,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相适应,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为此,我省从助力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角度,打造“多规合一”数字化改革应用,科学布局“三区三线”,健全“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促进多跨协同编制实施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共谋、蓝图共绘、底线共护、实施共管、成果共享。

(一)建立“四统一”工作机制,落实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统一规划体系,形成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基础,产业、生态环境、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8个重点关联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8+X”的规划体系。统一底图底数,确定“三区三线”、“城市六线”、粮食安全类、生态环境类、基础设施类、灾害防治类、风景文化类、城乡风貌类等8类29条重要空间管控底线,让空间保护及管控目标、空间布局矛盾一目了然;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各级各类规划数据管理规则和数据标准,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归集,提高规划数据质量;统一协同规则,制定“安全优先、保护优先、民生优先、效率优先”的协调原则,将安全、耕地、生态、民生、效益等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诉求科学布局落到每一块国土空间中。

(二)打造“5+1+N”功能架构,创新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技术路径

研发规划编制审批、规划实施监督、规划政策标准、规划分析决策和规划公众参与5大核心功能,建设1套智能化基础工具,充分共享各类空间治理数据和功能服务,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动态监测、空间控制线监测预警、产业布局协同、城市体检评估等N个场景建设,共同打造“多规合一”多跨协同数字化工作台。依托数字化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精准、科学、协调地开展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评估以及预警,做到“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每一寸国土空间,成为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抓手。

(三)探索规划监督实施体系,筑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长久保障

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实施监管机制和规划定期评估制度等,通过建立规划管理全流程信息管控路径,在贯通部门间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战略平台规划、城市体检评估、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情况等的监测预警功能,动态掌握规划实施进度、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落实重大政策导向、结构优化方向、要素配置流向能在空间上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有效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稳定实施与动态调整,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效能,为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提供制度保障。

 

四 结语

 

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是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需要长期坚持,方能推动传统自然资源管理转变为多目标统筹平衡的国土空间治理,实现空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依法保护,系统性重塑管用结合的空间发展新格局。特别是我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正式启用,成为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控制底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保有足够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建设空间规划、保护、利用、安全四大应用,统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空间安全之间的关系,优化省域空间布局,落实底线管控要求,促进要素配置节约集约,保障自然灾害防治空间,推动形成约束有效、开发有序、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